普通人使用无障碍设施是可以被允许的吗?

2020-12-18 09:17:36

*** 次数不足,请联系开发者***

请见我在另一个问题下的 地铁里残疾人电梯应不应该使用? - 地铁,以下是全部内容:

本人:某障碍者(即残疾人,下同)公益组织成员,兼肢体障碍者。

我的是:请用,如果其他(通用设计)无障碍设施让你觉得方便,也请一定使用。

不知道题主是否注意到,原来的可供轮椅行走的坡道叫做”残疾人坡道“或者“轮椅坡道”,而现在变为了“无障碍坡道”。这是因为,无障碍设施不仅仅是给障碍者使用的,而是给一切需要使用的人使用的。比如无障碍坡道/电梯,轮椅可以使用,使用者可以使用,同样,推婴儿车的父母、推运货车的工人、大包小包提一堆的旅行者,乃至生病、身体不适、受伤的人,都可以使用。

无障碍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的、只为某种障碍者设计的设施,比如轮椅升降平台(在北京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上都有),盲道,这些是专门为障碍者设计的,非障碍者应该不占用、不阻碍这些设施的正常使用,比如不要用自行车等物品挡住盲道(盲道的问题比较特殊,这里仅是举例)。另一类是为所有人、包括障碍者使用的设计,这类设施使用的是通用设计,这类设施应该供所有有需要的人使用。所以,如果楼主看见这样的设施,如无障碍电梯、坡道、厕所,如果需要尽管使用。老话说的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使用经常维护,才能保证设施的良好使用性。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某些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卫生间,使用人数很少,缺少维护,造成了设施状况很差,状况差反而会进一步减少人们的使用意愿,这就进入了循环。在过去对无障碍卫生间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的无障碍卫生间处于相当差的状态,如脏乱(这还算是好了的)、设施损坏、被挪为他用(比如堆杂货,当成储物间)、废弃(堆杂物的版,设施都没了)、甚至锁闭(锁上,想用的话找管理员开门,我们曾经找过,找个五分钟十分钟很正常,北京市中心钻石地段某商厦,我们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找到管理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使用的人太少,导致疏于维护、管理,如果使用的人多,我相信不会出现挪为他用甚至锁上的情况。

这里再次说明“(通用设计下的)无障碍设施是为了所有有需要的人设计的,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使用”。之所以再说一遍,是因为很多人需要使用,但是由于惯性思维(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专用的)而选择不去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比如无障碍卫生间,可以使用的人除了障碍者,还有带孩子的父母(在国外,无障碍卫生间是包含给婴儿换尿布的婴儿护理台的,国内目前某些大型商场单独设置有“家庭卫生间”,其实应该将其与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在一起),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使用的人(例如生病、受伤、体重太重等需要坐便器、扶手支撑的人),第三性者(身体和心理性别不同者,等等);再扩大一些,携带太多物品的人(放置在公共卫生间门口、过道不仅会影响他人通行,还可能造成遗失,使用无障碍卫生间可以放在眼前防止丢失),或者排队太长难以等待的人(资源利用大化么)。曾经在北京市某大公园,我想进入无障碍卫生间,结果被看门大爷给怒斥了,虽然我跛行严重一看就是障碍者,但是大爷坚持不让我进入,理由是“你又不坐轮椅,进去干嘛,不许!”这说明了无障碍设施的管理者与维护者严重缺乏无障碍相关知识、理念,而且这玩意也没法通过普及(你总不能上总经理那里让他一级一级下达一个关于厕所使用的命令吧),但是,如果要求使用的人多了,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者也能够明白并转变吧。

后的问题:如果大家都使用无障碍设施(电梯,卫生间),会不会造成障碍者的使用不便? 这里面分几点, 1. 谦让,碰到障碍者需要使用(电梯,卫生间),请优先礼让障碍者使用。当然,仅靠群众自觉是不够的(毕竟也有很多没有公德的人),那么还有,2. 无障碍设施布局、位置要合理。比如,新建地铁站都有无障碍电梯,有些站点的无障碍电梯使用的人很少,因为旁边就是上下滚梯,很显然乘滚梯不用等待,更加方便,所以乘客更倾向于乘坐滚梯;某些站点的无障碍电梯则使用的人非常多,据我观察,这一般出现在滚梯与无障碍电梯相邻过远的情况下。基本上,只要布局合理,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3. 如果布局合理,仍然出现等待、排队等情况,这就说明无障碍设施的数量不够(比如在量很大的旅游景点),需要考虑加装。

在这里,感谢题主对无障碍的关注和思考,谢谢~

近刚好在做这方面的作业,强答一番。

首先无障碍设施当然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并非残障人士专用。当然看到残障人士自然要礼让现行,有条件的话给予适当的帮助。

从80年代起,建筑界开始出现“通用设计”的思想,主要出发点之一是提高残障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反和无差别化对待的政治正确(褒义)。

比如建筑入口处必须设无障碍坡道,这个坡道可以单独设,和台阶配合使用;也可以干脆做一个大的缓坡,既解决了排水,又提供便利。地铁站的垂直电梯轿厢内外都设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构件(盲文、盲道、扶手、镜子等),但拎着行李箱却找不到下行扶梯的普通人一样可以使用。

实际上许多公共建筑虽然没有醒目的残障人士专用设施,却能在内部做到全程无障碍通行,比如南京禄口机场。

当下的公共建筑大多对无障碍设施的经济效益做了充分考量,会尽量保证尽可能多的人使用这些设施以免闲置。这些设施不仅方便残障人士,也能提高普罗大众的使用幸福感。

所以题主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想用就用吧,注意素质即可。作为建筑从业者也应当争取把无障碍设计转变为通用设计。

联系方式
联系人

程经理

电话

0531-84233822

手机

13954115865

QQ

1574931819

邮箱

1574931819@qq.com

地址

济南市济阳区黄河大街海创工业园